随着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逐步完善,将吸引更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关注并进入农村市场,为农村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。
近日,工信部、国家发改委、农业农村部、商务部、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第二批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征集、筛选工作,形成《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目录(第二批)》并印发。
据了解,随着一二线城市新能源汽车消费群体逐渐饱和,广阔的农村市场已成为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新蓝海。不过,与城市相比,农村地区充电设施仍相对不足,给新能源汽车推广带来挑战,因此,加速补齐农村地区充电短板至关重要。在业内人士看来,随着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逐步完善,将吸引更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关注并进入农村市场,为农村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。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充换电分会统计,2022年至2023年,农村电动汽车渗透率从4%上升到17%。虽然距离一线城市30%以上的渗透率还有较大距离,但增幅明显高于城市市场,新能源汽车“下乡”空间广阔。自2020年启动以来,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持续深化,为乡村振兴和拉动内需做出积极贡献。今年5月,工信部等5部门下发通知,决定5月至12月,开展新一轮为期8个月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。全国各地因地制宜推出相应政策,陆续启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。在业内人士看来,新能源汽车在乡村市场具备一定发展优势,乡村停车空间充足,并且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能够大幅减少排放,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。值得注意的是,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,充电设施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一环。“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便利性。产业各方应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消费者充电难题,消除乡村消费者用车的后顾之忧,为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市场的普及打好基础。”一位充电桩行业分析师在接受《中国能源报》记者采访时指出。去年5月,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,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广阔,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,不仅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,而且有利于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业态,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。会议强调,要聚焦新能源汽车下乡遇到的突出瓶颈,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,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、运营、维护模式,确保“有人建、有人管、能持续”。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关键要素之一。近年来,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,并持续向高速服务区、县乡等范围延伸。中国充电联盟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1至10月,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28.8万台,同比上升19.8%。截至今年10月,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达到1188.4万台,同比增长49.4%,其中,包括339万个公共充电桩和849万个随车私人充电桩。不过,从具体地区来看,充电基础设施更多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、经济发达省市的城区和高速公路沿线。在下沉市场,尤其是东北、西北及乡镇农村地区,充电设施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,因此存在较大发展空间。截至9月底,我国县域及以下地区公共充电设施41.7万台,占全国公共桩总数的12.53%。